讲365直播,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揭少帅张学良与民国影星胡蝶的“情缘”往事

来源:讲历史2017-02-15 09:02:20责编:尼威亚人气:
字号:小号|大号
【内容导读】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沟一段路轨,诬称此举乃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中国驻军,自此揭开了&a…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炸毁了南满铁路柳条沟一段路轨,诬称此举乃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中国驻军,自此揭开了“九一八”事变的序幕。此次日军进攻,东北几十万大军一枪未放就丢了东北三省一百三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作为封疆大吏与最为直接的军事最高指挥者自然难逃干系。

此时,节制东北的封疆大吏正是号称“少帅”的小六子张学良。就在舆论喧腾,世人对张学良皆曰可杀的历史性时刻,上海《时事新报》11月20日以“马君武感时近作”为题,发表了《哀沈阳》七绝二首:赵四风流朱五狂,翩翩胡蝶正当行。温柔乡是英雄冢,哪管东师入沈阳。诗中指名道姓,言之凿凿,一经刊发,即洛阳纸贵,国人闻之无不同仇敌忾。因了这首诗的广为流传,也更坐实了张学良“不抵抗将军”之恶名。由此,张学良与民国影星胡蝶的风流韵事一时被传的沸沸扬扬。张学良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位风流将军,他晚年曾这样总结自己: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他曾经拥有过十一位情人。发妻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已是老生常谈,而最让人众说纷纭的还是他和民国著名影星胡蝶的风流故事。“九一八”事变的当晚,张学良到底在做什么?这个日寇铁蹄踏入中国东三省的危急时刻,张学良难道真与胡蝶二人却躲在了北京的一家舞厅里翩翩起舞吗?

1.jpg

民国影星胡蝶

据许多材料说“事变”当晚,张学良在北平陪同一位爵士看戏。戏看到一半,张学良就匆匆离去,再也没有返回。当时爵士觉得张失礼,还有些不高兴,第二天在报上看到日本侵略军发动事变的消息,才明白张不辞而别的缘由。其实,对于“九一八”事变时“不抵抗主义”之真相,一生号称敢作敢为的张学良晚年曾多次谈及。他直言不讳地反复说明,事变时下令不抵抗者,是他自己,而不是国民政府中央。张学良说的有道理,作为封疆大吏,这一晚上他有权下达一切命令,只是他把敌人的占领意图误认为是一般的寻衅滋事,由于判断失误,故采取了“不抵抗主义”,眼睁睁地看着沈阳被占领的战争悲剧发生。

历史呈现在世人面前一个不可随意更改涂抹的铁证是,就在上海《时事新报》发表马诗的当日,胡蝶所服务的明星影片公司就做出了快速反应,并于11月21日、22日连续两天在上海最具影响的《申报》以胡蝶的名义发表声明辟谣,意谓马君武之作乃一派胡言乱语,根本没有此事。而后,胡蝶颇动感情,颇为慷慨和具有浩然之气地表示道:“蝶亦国民一份子也,虽尚未能以颈血溅仇人,岂能于国难当前之时与负守土之责者相与跳舞耶?‘商女不知亡国恨’,是真狗彘不食者矣!”1986年,胡蝶撰写了自己的回忆录——《胡蝶回忆录》。在回忆录中,胡蝶提到了往日马诗引起的令她一生都为之耿耿于怀的跳舞公案。文中说:“马君武这两首诗是根据传闻而写。据后来了解,是日本通讯社从中造谣中伤张学良,以引起国人对他的愤慨,转移目标。马君武激于义愤,一时也未能考证事情的可靠与否,只是将我也牵连进去了。”这段记述,再次向世人清楚地表明,九一八事变之晚,她根本未在北平。而据北平报界报道,胡蝶一行抵平已是九月下旬,出车站时,受到热情观众包围,盛况空前,云云。那么他与张学良在“事变”之夜相拥跳舞,当然是子虚乌有之事。

2.jpg

民国影星胡蝶

事实上,张学良与胡蝶确实终生都未谋面。“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因公务到沪,有人欲从中促成其与胡蝶谋面,以不枉“翩翩胡蝶正当行”之诗意。张即正色谢绝:“如果这样,谣言岂不得到证实?”1964年6月,胡蝶应邀赴台湾出席第11届亚洲电影展,也曾有好事的记者问胡蝶是否要见一见张学良,他们可以代为安排。胡蝶颇为轻松地笑答:“专程拜访就不必了,既未相识就不必相识了。”张、胡这对民国时期最为耀眼的酷男靓女,失去了最后一次翩翩起舞的机缘。

虽然张学良与胡蝶之间的情人关系据考证实属子虚乌有。但为什么这种传闻老百姓们却乐意相信?其中,除了有对于张少帅不抵抗日军入侵表达愤慨之外,更深层的是沿袭了中国传统“红颜祸水”的思想。“温柔乡是英雄冢”,张少帅最终还是英雄,只不过是被“红颜”迷了心窍的英雄。而诗里的“阿娇”才是真正的“商女不知亡国恨”。“红颜祸水”论是中国封建社会遗留下的一颗毒草,包含着对女性的一种偏见和污蔑,是一种在男性话语社会中,女性没有地位的表现。在当代文明社会,我们能否可以冷静的分析历史,寻找客观的原因“将凯撒的归凯撒”呢?


揭秘张学良七个弟弟的不同遭遇和人生结局

张学良,一个备受争议的“抗日英雄”。在他的一生中,有过悔恨、有过事迹,但最多的却是后代对于他的争议。

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这个小伙子给了世人太多的“惊喜”。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从抵抗到无视,再到最后的监禁。张学良的一生留给了人们太多的猜疑。

张学良的父亲“东北王”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共娶了6位夫人,而这6位夫人共为他生下了8个儿子。张学良的七个弟弟分别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在激荡的岁月里,他们有的留在了大陆,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则远赴美国,各自有着不同的遭遇。

2001年,张学良病逝,是他的兄弟中最后一个去世的人。

1.jpg

张学良与七个弟弟的合影

2.jpg

张学良与二弟张学铭(左)、四弟张学思(右)合影

张学铭是张家的二公子,国民党中将,是张学良的同母兄弟,字西卿。东北讲武堂毕业。1919年毕业于日本步兵专门学校,曾任驻日使馆见习武官。1929年回国,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长,天津市市长,七七事变后旅居欧、美、香港。

3.jpg

张学铭旧照

建国后,历任天津市建设局副局长,天津市市政工程局副局长、顾问,民革第五届中央委员、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员。“文革”中遭迫害入狱,1973年平反。张学铭任天津市长期间,他最出色的政绩就是有效地处理了“便衣队”事件,平息了日本人挑起的争端,使日本进军华北的步伐放慢。


1.jpg

2.jpg

张学铭担任天津市公安局局长照片

1941年香港沦陷被迫返回内地,1943年曾被迫接受汪精卫政权军事委员会委员。抗战胜利后未被追究,任国民党政府东北长官司令部参议室参议,东北行辕参议室副主任、总参议。

张学铭是第三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政协常委。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张学铭是公认的美食家,对各大菜系很有研究,所以居所内的餐厅,无论从装修还是实用上,都很考究。1983年4月9日在北京病逝。

张学铭的夫人朱洛筠是北洋总理朱启钤的六女儿,也就是他哥哥绯闻女友朱五小姐的亲妹妹。


1.jpg

张学良三弟张学曾

张学曾是张学良的三弟,张作霖被炸身亡时他也在火车上,但因去了别的车厢而逃过一劫。张学曾少年时候顽皮捣蛋,据说是帅府中唯一敢当面向张作霖提要求的人。张学曾成年后,曾在北戴河交了一个外国女朋友。这事被许夫人知道后,大为光火:“混账东西!一个堂堂中国人娶个外国女人,成何体统?”许夫人命张学曾跪在地上,拿起鞭子就抽,还把他绑起来,交给时任天津市市长的张学铭处理。

2.jpg

张学良三弟张学曾结婚照

张学铭不知如何是好,又交给张学良处理。张学良对这事哭笑不得,只能对老太太好言相劝。西安事变后,张学曾先后赴日本、英国留学,后又定居美国,在联合国工作。他共有二子一女,均在美国。


1.jpg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

张学良四弟张学思1928年入奉天同泽中学读书。1931年初到北平入私立汇文中学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3年3月参加反帝大同盟,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2.jpg

张学思曾被授解放军海军少将

1933年9月经长兄张学良介绍入南京中央军校第十期预备班学习。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思被国民党当局逮捕。不久获释继续学习,1937年初毕业后到东北军第五十三军任见习排长、上尉参谋。受中共组织派遣,曾到上海、南京、武汉等地联络东北军将领,为争取释放张学良进行活动。


1.jpg

1951年,毛泽东接见张学思

1938年10月到延安,后入马列学院学习。1939年9月起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直属二队(亦称东北干部队)队长。1940年率队到达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后任冀中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参加了冀中区1941年春季、秋季反“扫荡”和1942年五一反“扫荡”、威县掌史村突围战。1943年起任冀中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科科长、晋察冀军区参谋处长。1944年调任晋察冀军区平西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与组织指挥了平西地区1945年春夏季攻势作战。

2.jpg

1951年,周恩来与张学思在大连

抗日战争胜利后赴东北,任辽宁省政府主席、辽宁军区司令员,东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兼辽东办事处主任等职。参加了创建巩固南满根据地的斗争和四保临江等战役。曾任东北大学校长,并受命创建海军学校,1958年,张学思从苏联毕业回国后任海军第一副参谋长、参谋长。

3.jpg

1949年,张学思与宋平(右一)合影

“文革”中,林彪一伙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张学思逮捕关押。1970年,张学思病情恶化,当周恩来看到张学思的病情报告时,立刻批示:“要告诉医院,设法进行抢救,如果他们力量不够,可以请301或其他医院一块儿进行抢救。”周恩来的批示尽管以急件下达到医院,尽管医院领导和医生及时进行会诊并提出多种治疗意见,但由于张学思被李作鹏一伙折磨得病情太重,再加上他们的抵制阻挠,还是于1970年6月29日含恨离开了人世。


1.jpg

张学良与五弟张学森一家合影

张学森是张学良的五弟,“九·一八”事变后,张学森离开沈阳寓居天津,后又留学美国学习航空,学成后在台湾工作。张学森是兄弟中与张学良关系最密切的。其女儿张闾蘅被张学森委派,长期在张学良身边,照顾张学良。他曾得到邓小平与杨尚昆的接见,1995年病逝于北京。

2.jpg

张作霖与六弟张学浚(左)以及张学森

张学良六弟张学浚1922年出生,肄业于北京辅仁大学,曾在国民党军统部门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夕迁往台湾,1973年在台湾去世。七弟张学英新中国成立前去台湾,后因贫病交加在香港去世。

张学良七弟张学英

七弟张学英在49年去台湾,后因贫病交加在香港去世。

3.jpg

张学良八弟张学铨

张学良八弟张学铨,一直留在天津,“文革”期间,由于周恩来的保护和张学思的死而幸免遇难,晚年因为张学良,受到一定的良好待遇,1992年在天津去世。

历史解密战史风云野史秘闻风云人物文史百科